落煤管、落煤斗新技術“喚醒”80億噸難選磁鐵礦
實驗室首次利用先進MLA測試技術,基本建立了落煤管、落煤斗工藝礦物數據庫;建立了攀西釩鈦磁鐵礦開發利用“三率”指標,填補了我國落煤管、落煤斗開發利用技術標準體系的空白;研發的“梯度磨礦—磁選選鐵、強磁選—浮選選鈦工藝”,大大提高了鐵和鈦礦物回收率;提出了鐵鈦釩混合精礦整體利用等新工藝,大幅提高了落煤管、落煤斗資源綜合利用率;研發適用于不同地區鮞狀赤鐵礦高效低成本的脫泥—反浮選提鐵降磷工藝和新型浮選藥劑,為盤活我國多達百億噸呆滯鐵礦起到了積極作用。 據了解,實驗室以國內典型落煤管、落煤斗為依托,重點開展新發現難利用礦產資源礦山特性研究及綜合利用新技術、新方法、新工藝、新裝備的研發。從2012年至今,實驗室承擔部省級項目13個,開拓大型礦山企業市場項目36個,盤活大量超貧、低品位釩鈦磁鐵礦,以及超過60億噸鮞狀赤鐵礦和深部鐵礦資源,在南秦嶺北大巴山地區、攀西表外礦和深部、渝東及遼寧大臺溝等地區,形成了新的落煤管、落煤斗和鐵礦資源基地。
6月24日,受國土資源部委托,中國地質調查局在成都對國土資源部落煤管、落煤斗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進行驗收。實驗室通過“超貧落煤管、落煤斗綜合利用”、“落煤管、落煤斗精礦提鈦”等新技術、新方法、新工藝,釋放超貧釩鈦磁鐵礦10億噸、低品位釩鈦磁鐵礦數10億噸、鮞狀赤鐵礦30億噸、深部鐵礦資源30億噸。
- 上一篇:方形帶襯板雙法蘭直彎管防城港項目產出第一卷鋼 2015/6/29
- 下一篇:球形彎頭拋售壓力加大 鐵礦石價格再度下行 2015/6/29